统战工作在榆林地区解放战争中
取得的成就
解放战争期间,在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指导下,经过众多共产党员的努力,国民党军队在榆林地区进行了四次起义,分别是安边曹又参新十一旅起义、佳县打伙店梅庭栋连起义、横山胡景铎旅起义和国民党驻榆林二十二军起义。这些起义削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力量,在政治上和军事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安边曹又参旅起义被毛主席称赞为“火车头”,横山起义,则为西北的旧军队,也为一切爱国者“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为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粉碎蒋介石、胡宗南重点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在榆林地区举行的第一次起义是安边曹又参新十一旅起义。这是我国解放战争中较早的国民党军队起义。
安边是“三边”之一。地处晋、陕、宁、蒙要冲,是政治、经济、军事重镇。1939年春夏,国民党新编第一军第十一旅(简称新十一旅)由榆林三岔湾移防安边。该旅下辖两个团。旅部和一团团部驻安边,一团一营、二营、三营分别驻砖井、白泥井、定边城郊,二团所辖各营驻防柠条梁(梁镇)堆子梁等地。此时,国民党定边辖区已形成,辖安边、砖井、白泥井、东滩、柳堡等5个区,6个联保,23个堡,总人口近3万。在抗日战争时期,安边成为国民党在三边顽固反共的军事、政治前沿和堡垒。
这一时期,安边一带地下党组织的力量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在1935年、1936年期间,收容了红军长征中掉队约700多人的伤病员,至十一旅起义前夕,地下党员已发展至500多名。虽遭敌不断破坏,但党组织力量也在不断壮大。一团设党特别支部,营设立党总支,连设支部。一团党的特别支部书记有牛化东、冯世光、李树林,委员有胡立亭、 高宜之等。他们在中共绥德特委和三边分(地)委的领导下,利用组织军事学习、文化学习、读书会等形式进行革命活动,开展统一战线工作。
1945年10月,胡宗南认为该旅不可靠决定将新十一旅调往包头整编,这关乎新十一旅的前途和命运,曹又参闻知后即赴榆林活动,希望邓宝珊加以阻止。在曹去榆林尚未返回时,该旅副旅长吴棻、二团团长史钫城即密谋于10月28日以长途野营为名进驻安边,乘机以武力解决一团。牛化东、冯世光等地下党组织与王子庄得知敌人阴谋后,当机立断,决定立即起义,并派冯世光和王子庄去定边向三边地委请示并要求警三旅给以援助。经三边地委请示并经中央军委同意,决定于10月25日提前起义。三边地委派葛申到安边参加起义领导工作,并派警三旅参谋长张文舟率八、九两团及七团一个营支援起义。
10月24日晚,牛化东、冯世光、王子庄、赵武成等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商定了起义方案,成立了起义指挥部,牛化东为总指挥,王子庄为副指挥。
1945年10月25日拂晓,起义枪声在安边打响了。在共产党员的带领下,分头行动,紧闭城门,切断对外联系。起义队伍首先逮捕了副旅长吴棻和参谋长石佩玖、副官长任怀义以及国民党驻安边县党部书记谢永鹏、公安局长、邮电局长、税务局长等人,并击毙拒捕的反动军官张鼎丞,县长连友贤跳城墙逃跑。接着起义部队迅速占领了全城制高点和要害机关,时近中午,拿下全城。当日下午支援起义的警三旅一部在副旅长吴岱峰、参谋长张文舟等领导下进入安边,受到全城军民的热烈欢迎。至此,十一旅旅部及一团全部共2000余名官兵在安边起义获得成功。
新十一旅在三边的起义,被毛主席称赞为“火车头”,它开启了国民党军反对内战而起义的先声。这次起义不仅拔除了国民党长期盘踞在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力量,解放了三边地区,壮大了三边地区的革命力量,而且沉重打击了蒋、胡集团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边区人民和全国人民的反蒋爱国斗志,为其后整个解放战争时期100余次、170多万国民党军队的起义投城开了先河,树立了榜样。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在榆林地区举行的第二次起义是佳县打伙店梅庭栋连起义。
抗日战争时期,佳县大部属于陕甘宁边区所辖,只有现在王家砭、方塔一带的狭长地带为国民党所统治。1943年,国民党二十二军八十六师二五七团一营三连接防,驻在打火店,连长是梅廷栋。因梅庭栋思想进步,所以,从抗战时起,佳县的党组织就开始做梅廷栋的统战工作。1946年7月,中共绥德地委派人到佳县协助梅连起义。9月25日,梅连起义成功。从此,佳县国统区解放。
这次起义虽然规模较小,但它发生在解放战争初期的1946年9月,在政治上和军事上产生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在榆林地区举行的第三次起义是横山胡景铎旅起义。这是在毛泽东指导下,由习仲勋直接组织领导的一次成功的统战工作。
胡景通和胡景铎均是驻榆林二十二军的高级将领。又是著名爱国将领、旧民主主义革命家胡景翼将军的胞弟。胡景铎与习仲勋不仅是富平同乡,而且曾在立诚学校同学,青年时代在一起参加过革命活动,具有深厚的友情。
中共党员师源与胡景铎也是老同学、老朋友。经师源的努力工作。胡景铎明确表示,他决心跟共产党走,他的一切行动听从习仲勋同志的安排,并请习仲勋同志帮助他早日加入革命队伍。
1946年5月间,由习仲勋介绍,经党中央批准,胡景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根据胡景铎的要求,入党日期定于7月1日。
1946年整个夏天,按照习仲勋的部署,从绥德到波罗,围绕着胡景铎起义展开了频繁的秘密活动。制定了在中秋节后起义的具体计划。
1946年10月12日夜,胡景铎在指挥部以召集会议的名义,将国民党顽固分子的主要人物全部集中软禁起来。13日清晨,他亲自到城外迎接范明率领的共产党接应部队进城,随即召集全体官兵大会,正式宣布起义。这样,未动一刀一枪,起义宣告胜利。驻扎在波罗附近的敌十一旅一个骑兵连,也在连长杨汉三率领下参加了起义队伍。
在石湾,保九团团副张亚雄、军需主任范止英、机枪中队队长许秀歧等人,奉胡景铎之命,于13日凌晨打开城门,把绥德军分区副政委高郎亭率领的接应部队迎进城,逮捕了所有企图抗拒的反动分子,包围了保九团团部,迫使团长张子亚缴械投降。当天下午,全体官兵集中在大操场,宣布起义成功。
驻高镇的保九团副团长秦悦文和大队长吴凤德也奉胡景铎的命令,向全体官兵晓以大义,宣布起义。。
横山县城,被围困的王永清骑兵团,在起义的影响下,又经胡景铎做说服工作,也放下武器参加了起义行列。
至此,横山起义按预定计划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国民党榆林保安指挥部保安九团官兵和二十二军八十六师新编十一旅,共5000余人,在胡景铎将军率领下走上了革命道路。
横山起义,发生在直接包围陕甘宁边区的国民党部队中,发生在敌强我弱、敌攻我守、敌人气焰十分嚣张的历史时刻。在政治上和军事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不仅为西北的旧军队,也为一切爱国者“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在榆林地区举行的第四次起义是国民党驻榆林二十二军起义。
榆林属国民党在陕西、宁夏、内蒙古三省边界地带的军事重镇,1949年驻有国民党二十二军直属部队和八十六师,军长为左世允(左协中)。
1949年春,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广大地区因连战皆捷,国民党部队则土崩瓦解,一再败北,驻榆林一带的国民党二十二军直属部队和八十六师,面临岌岌可危的局面,迅即龟缩城内,徘徊踌躇,等待观望,伺机而动。在此情况下,我方采取谈判方式,争取他们起义已确可能。和平解放榆林已属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1949年5月初正式谈判以前,我们在榆军中进行了一系列的秘密组织工作和政策宣传工作,为和平解放榆林创造了条件。
到了5月初,全国许多大城市相继解放,太原已经攻克,西安也指日可下,我军横渡长江,扫荡南方广大地区的国民党军队。邓宝珊参与下的傅作义部的起义,北平和平解放的信息纷纷传来塞上,对正酝酿的榆军的起义鼓舞很大,
5月10日、11日,以张经武、曹力如为正、副团长,李启明、朱侠夫、罗明等为团员的西北军区代表团,遵循《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草案》条款精神,与驻榆国民党军队开始第一轮和谈。
5月下旬,是榆军或和或战刻不容缓抉择的时候。5月23日,以张达志为师长,麻志浩为副政委、李治周为参谋长的独一师长驱直入,以惊人的速度西渡黄河直抵绥德县城,当天绥德分区召开的万人参加的劳军大会,庆祝指战员凯旋归未,地委书记杨和亭致词说:“热烈欢迎不辞劳苦东征西战的子弟兵。”28日,榆林分区部队,警二旅和伊盟骑兵团三支部队会合于榆林城外的战壕里。
5月27日才举行正式会谈,最后我代表团拿出早已起草就绪的一个“榆林谈判协议书”,该协议包括:该军军部直属部队以及八十六师愿意接受毛主席1月14日声明之八项和平条件及中共所提全面和平协定八条二十四款,就地改编为解放军的一个师,师长高凌云;由师到连的政委、教导员、指导员全部由我方委派;师下设三个团,其中一个团的团长由我方派任,两个团的团长由八十六师的两个团长担任,军部直属队及八十六师全体官兵以起义对待;县自卫队武装,一律收缴武器,实行复员。6月1日和平解放榆林城等等。至此一直犹豫不决的左世允,在绝大多数官兵要求下,在协议书上签了字,表示真诚起义的决心。
6月1日,举行隆重盛大的入城仪式,塞上古城榆林宣告和平解放。
榆林起义虽然是兵临城下的起义,但起义的胜利,使古城榆林避免了一场战祸,加速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进程,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解放战争期间发生在榆林地区的上述四次国民党军队起义,极大的瓦解、削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力量,在政治上和军事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加速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进程,起义的成功凝聚着无数共产党员的心血,是统一战线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
在建党九十周年的今天,我们缅怀历史,不应忘记无数革命前辈为新中国的建立所做出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