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富能律师事务所
 
 

 

我与富能三十年(一)

             ——霍雨田

 

1983年7月我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系天气动力学专业,也就是搞天气预报,当年9月正式在榆林气象台上班。

从很小的时候起,我就喜欢和爷爷的那些老朋友一起,坐在炕头,听白如则老先生读古书,大体是《说唐演义》、《薛仁贵征西》等红火而热闹的古典小说。因而对中国古代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在上学后,常常坐在大门口看历史小说,等到抬头时,天已经快黑了。我想今后会学历史,当一个历史老师或研究历史的学者。1977年恢复高考后,我虽然因为成绩好,被分到当时的理科大快班高二7班,但心里仍想学文科,考历史专业。所以申请转到文科1班学习,但当时盛行“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的说法,父亲接受了当时的李虚中老师、武绍文老师的建议,又将仅在1班待了两个多月的我赶回了高二7班。因为常看小说,眼睛近视的缘故,阴差阳错的以全县第5名的成绩考上了南京气象学院。

在榆林气象台的近10年间,实际上工作也是挺有意思的,我也曾全身心地投入天气预报工作中,为每一次预报准确而高兴。但大气的无边无际,理论的不完善,使天气预报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各界的实际需求,所以这个专业就像天上的云彩,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与人民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被社会赋予“清水衙门”的称号。除了日常工作,与社会各阶层鲜有接触,更不用说和朋交友,下馆子喝酒吃肉了。

当年神中高二3班的李志成西北政法学院毕业后,从司法局到新成立的榆林律师事务所当律师了,和我同在高二7班的武广韬转行当律师了,更在1985年到了榆林。在和他们的交往中,我认识了律师这个行业,也结识不少当年律师界的朋友。相对来说,除了武广韬、李志成两位同学,当年接触比较多的就是吴文主任、王飞云科长以及王卫东、姬亚伟、窦小丛、张晓伟等律师了。同为神中同学的妻子说,你平常下不了一次馆子,到街上不认识一个人,还不如和广韬这些混吧!起码社会上还能认识几个人。1988年初,王飞云科长说他要组织榆林考场的全国律师资格考试,问我参加吗?至此我真正动了也要做律师的心思。

当时律师资格考试是两年一次,对参考人员的要求就是要有3个月以上的法律知识培训经历。我从王卫东处借来了北大的法学教材。近两年时间,利用工作之余和晚上时间自学法学课程。1990年用王飞云科长的培训证书报了名,参加了全国律师资格考试,在参考的500多人中考了第2名,取得了律师资格证书。

第一部分 与富能结缘

 

1994年初,广韬找到我,说他们几个人准备成立一个合作制律师事务所,问我愿意出来一起干吗?当时我已经在榆林地区地方铁路局工作有两年了,正好地方铁路项目也停下来了,局里鼓励大家自谋出路,给发一半工资。我想趁此机会,也换换行业,过一过做律师的瘾。当时在合作制律师事务所工作不需要辞去公职,只要请长假超过三年就可以。所以我请了三年半长假,加入了由榆林地区第一律师事务所武广韬、李志成、苏世强、马志强四大科长组建的榆林地区首家合作制律师事务所——榆林经济律师事务所。

最初事务所的办公地址在榆林二街大碾房巷长途线务局院内,共3孔窑洞,我除跟大家学习业务外,又兼管了后勤、财务。就是所谓“四个老板、一个伙计”的格局。此时,法院的案子也不像现在这么多,也没有门禁系统,大家都可以自由出入。遇到案子,也可以随时和办案法官探讨,也可以在下班后约法官吃饭、喝茶。为弥补我前10年的亏空,哪一位律师约饭,都要叫我去作陪,所以,半年下来,去饭馆吃饭、喝酒的次数超过前10年的总和。用大家的话讲,就是要争分夺秒,将10年的损失补回来。

说实话,在我进入律师行业的时候,处境确实是比较好的,当时是律师行业恢复初期,从业人员相对较少,行业内竞争远没有现在激烈;更重要的是,所内有四位当年也属厉害的律师,而只有我一个助理,呈现:“四帮一”的完美格局,每一位的案子,我几乎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再加上每与当事人、法官座谈、约餐,我都参加,自然学习的机会,与当事人、法官接触的机会相当多,业务能力提高得也很快。特别是广韬、志强常常把案子交代整体思路后,即将好多基础工作交给我做。我记得很清楚,遇有案件的时候,深夜整理证据、撰写起诉状、答辩状、代理意见几成习惯,在法庭上发言的机会也很多。一年多下来,业务能力提高了,人也认识得多了,处理案件也熟练了。同时,收入也比后来单位有了较大的提高,在1994年底结算时,我半年收入4900多元,相当于当时单位工资的四倍。这个良好的开端,给我从事律师行业增添了莫大的信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说实话,如果开始的执业氛围没有这么好,大家没有这么多的机会给我,就我这个相对懒散、迟钝的性格,恐怕在律师行业上无法做到现在。

1997年,事务所迁址到望湖路鱼种场楼上办公后,进入了发展时期,人员逐渐多了起来,既有张延平、师安宁、乔小飞、邸飞、钟明山、张平安、张丽、李和亭、张军等一大批新生力量进入本所,也有已从事律师行业数年的赵菊莉、薛润旺、徐良河等中坚律师加盟,呈现出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事务所内务管理上,叶舒宇经过几年的磨炼,也日趋成熟,后又有了张青等干练人手的加入,成为众人开拓业务的坚强后盾。在2015年本所迁入榆商大厦前,无论是人数还是案源、影响力,都逐步超过陕西正北、文星、驼城等国办老所,成为榆林范围内第一大所。在此期间,本所在管理上也形成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良好机制。武广韬、李志成、苏志强、马志强先后担任所主任,本人也在马志强律师患病期间,担任过一年多的代理主任。这种宽松、融洽、民主、自由的氛围,也是富能所人才济济、迅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作为会员单位投资在榆商大厦购置办公场所,是广韬同志具有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战略眼光又一次生动体现。当时,榆林商会建设榆商大厦这一榆林地标性建筑,知道的人并不少,但大都觉得与己无关。广韬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为富能所在榆林建立战略基地,谋求更大发展的绝好机会。于是他利用人脉关系和威望,对外与榆林商会负责人商谈,寻求本所作为会员单位参与投资建设,对内动员大家积极投资。通过他的努力,终于争取到了以会员单位投资建设的机会,所内大家也数额不等地投入了资金,筹资近2000万元,成为榆商大厦B座27楼的产权人。并于2015年元月份首家迁入榆商大厦办公,成为富能所发展、壮大、辉煌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纵观榆林的各个律师事务所,迄今为止,只有本所拥有自有产权的高端豪华的办公场所,而成立更早的其他资深老所仍在租赁的地方办公,不但场地受限,又无法大规模投入,还要看业主眼色行事,大大限制了事业的发展。本所之所以能在迁入榆商大厦后短短8年多时间,拥有120多人,发展成为除西安部分所以外,省内各市中最大的律师事务所,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本所有一位目标长远、眼光独到的领头人,有一批同心同德、精诚团结的精英人群,有一种醉心事业、励精图治、团结奋进的精神。这也将是富能不断发展的宝贵资源和基础。



作者:霍雨田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78    更新时间:2024-04-07    文章录入:admin
 
  • 上一篇文章: 《第二十条》的背后,是天理

  • 下一篇文章: 我与富能三十年——霍雨田(二)

  •  

    陕西富能律师事务所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 陕ICP备11002016号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高新开发区阳光广场西南侧榆商大厦B座27层  电话(传真):0912-3285429